640.png
規劃目標
規劃目標:
建立體現分區差別化的整體停車發展策略;構建規劃、建設、運營、管理四位一體的機制和政策體系;形成配建為主、路外公共為輔、路內路側為補充的停車系統。
近期:重點解決現狀車位供需缺口問題,緩解停車供需矛盾,利用停車收費引導城市停車資源合理利用。提升城市停車管理水平,試點推進停車場智能化改造。
遠期:根據城市建設時序,逐步完善停車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停車智能管理,在停車大數據指導下實行停車價格的動態調整,實現“以靜制動、動靜平衡”的交通體系。
具體指標:
1、停車泊位總量:達到城市小汽車擁有量的1.1-1.3倍;
2、公共停車泊位:達到泊位總數的12%-15%;
3、泊位構成比例:配建、路外公共泊位、路內泊位比例為75%-85%、12-15%、5%-8%
停車分區:
分區停車規劃指引:
針對三類停車分區,從分區類別發展、分區設施供給、分區配建標準三個方面提出規劃指引。
公共停車場規劃
路外公共停車停車場總體布局:
規劃路外公共停車場共115個,泊位共15218個。
老城片區路外公共停車場詳細布局:
范圍:環城路合圍及緊鄰區域。
區域特征:人口密集、老舊小區多、商業辦公聚集,車位供給嚴重不足。
布局思路:利用邊角料地塊建設公共停車場,優先考慮立體停車場建設形式,同時利用綠地、廣場等空間挖潛。
老城片區共規劃停車場共55處,泊位共6662個。
濱江片區路外公共停車場詳細布局:
范圍:南環路以南,十圩港以東,包含濱江新城和生態新城。
區域特征:未來的居住、辦公中心,配建充足。
布局思路:停車設施建設與城市開發同步推進,與濱江新城控規相適應。
濱江片區共規劃停車場共18處,泊位共2465個。
城南片區路外公共停車場詳細布局:
范圍:橫港南路、南環西路以南,聯泰路以東,十圩港以西。
區域特征:以居住和工業用地為主,與老城區接壤處停車需求兩大。
布局思路:結合居住區設置公共停車場。
城南片區共規劃停車場共17處,泊位共2305個。
城北片區路外公共停車場詳細布局:
范圍:北環路以北,新九路以東、站前路以西、孤山北路以南。
區域特征:以居住和工業用地為主,停車需求不大。
布局思路:結合居住區設置公共停車場。
城北片區共規劃停車場共14處,泊位共2386個。
其他片區路外公共停車場詳細布局:
其他片區共規劃停車場共4處,泊位共700個。
貨運停車設施布局規劃:
結合城市物流園區、工業園區的規劃布局路外貨運停車設施2處,方便貨車就近停放,有序停放,消除貨車貨運車輛亂停亂放現象。
停車換乘設施布局規劃:
規劃布局停車換乘設施5處,總泊位數700個。引導個體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方式轉換,以提高公共交通方式的分擔率,促進城市交通結構的優化,從而減少私人小汽車在城市中心區域的使用。近期對用地進行預控,結合軌道交通和中運量公交的建設分期實施。
公共停車場充電樁規劃:
規劃遠期共設置35 處充電站,1021個充電樁。老城片區規劃主要結合以公共停車場進行布局,共 20處;濱江新城片區規劃布局主要以行政辦公配建、商業集中區布局為主,共 6處;城南片區組團規劃結合公共停車場、工業用地進行布局,共 5 處;城北片區南片區規劃主要結合公共停車場和工業用地進行布局,按照 0.9km~1.2km 進行布局,共 4處;
停車管理政策
停車收費政策:
在靖江市區停車政策分區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目前市區土地等級和城市化發展狀況,提出停車收費價格三級分區方案。
一類區:靖江老城區
二類區:濱江新城、城南園區部分區域、城北園區部分區域、生態園區
三類區:一類區、二類區范圍以外的其他地區。
考慮到停車收費價格對消費價格指數的影響和廣大市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停車收費價格調整的遠期目標不能立刻實現,所以,近期停車收費價格的調整擬定如下目標定位和具體方案。
近期行動計劃
推進路外公共停車設施建設
1、總體建設思路
(1)充分挖掘潛力
充分挖掘地上、地下空間建設公共停車設施,緩解周邊停車矛盾。
(2)利用臨時空間
現狀和近期未建設用地,近期可作為路面停車設施場地,緩解周邊停車矛盾。
(3)因地制宜布局立體停車設施
在滿足老城特殊區域建筑限高條件下,盡量布局立體停車設施,節約用地,
提高停車建筑容積率。
(4)平衡路內路外停車設施設置
外圍區域以配建停車設施為主,適度預控公共停車設施用地;老城區挖潛布局路外公共停車設施,置換不合理設置路側路內停車位。
2、建設方案
近期主要針對靖江老城區棚戶區改造建設20處社會公共停車場,提供泊位1905個。其中,靖江老城近期建設16處公共停車場,提供泊位數1640個;濱江片區近期建設1處公共停車場,提供泊位數100個;城南片區近期建設1處公共停車場,提供泊位數50個;城北片區近期建設2處公共停車場,提供泊位數115個。具體見下表所示。
推進分片區停車整治——德城廣場片區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停車供需矛盾突出的城市重點區域開展片區停車綜合治理規劃。通過協調各類停車設施供應、挖掘停車潛力、規范停車設置、優化交通組織、共享利用停車設施、改善停車環境等措施,有效改善片區停車綜合環境。
1、新增路外公共停車設施
德城廣場片區近遠期共新增5個停車場,近期新增的路外公共停車場有毛家廳新村停車場、勝利街停車場、靖北新村西停車場、城北小學西停車場、老教育局停車場,共提供470個停車泊位。
2、倡導停車泊位共享
建議距離較近的“商業/辦公-居住小區”形成一個停車共享單元,德誠廣場片區可劃分3個停車共享單元。
3、規范路內停車設施
路內停車場的設置應滿足道路等級、寬度等要求以及距離交叉口、出入口的距離要求等。本項目計劃對德城廣場片區6條路段進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