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進街巷常態管護、網格員“沉浸式”參與舊城改造、全科社工打通服務“最后一米”……今年來,靖城街道立足老城新實際,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城市治理模式、重塑治理方式、重構治理體系,讓老城運行更有序、管理更高效、服務更精準。
再顯文明創建
“主陣地擔當”
58條嶄新小巷、4000個新增車位、1.5萬米新建道路、10萬平方米見縫補綠、40萬平方米立面出新、15大類46個“一居一品”特色品牌、110個靖善驛站、超萬次群眾點贊……靖城街道下轄11個村、1個涉農社區、22個城市社區,常住人口18萬,是靖江老城所在地,作為守護文明常態的主戰場,街道曾交出閃亮的創建成績單。
今年,靖城街道繼續聚焦文明養“城”、典范育“城”、形象樹“城”,以老城更新大宣講、大討論活動為契機,不斷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街道黨員干部扛起“主陣地擔當”,率先進街巷、進小區、進樓道、進家門,成立常態化管護專班,每日一巡一報一評,放大北大街行知街里、正南鄉風雅鑒等特色示范街區的輻射效應,引導市民同心、同力、同行,以文明成效見城市本色。
重構老城愿景
“面子里子”
連日來,靖城街道長江環保廠宿舍、江源宿舍等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已全面啟動,一場老城幸福生活攻堅戰正緊鑼密鼓地推進。
靖城街道共有398個城市小區,其中2000年前的老舊小區296個,占小區總數的74.3%。為解決老舊小區基礎設施陳舊、配套落后的現狀,靖城街道出臺《2021年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實施方案》,對水泥廠宿舍、人民醫院生活區等10個老舊小區進行提升改造,圍繞道路管網鋪設、消防整改、飛線整治、15分鐘生活圈等,和群眾共謀、共建、共享,最大程度提高群眾的感受度、參與度和支持度。此次改造涉及1500余戶居民,在此過程中,靖城街道40個網格長、239個網格員、2000多個樓道長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為工程推進做好了溝通保障。
聚焦品質提升,打造“宜居勝地”
環境是區鎮發展的生命線。城北園區、孤山鎮將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起點打造美麗鄉村建設、高標準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盡快完善孤山文化景區詳細設計方案并加快組織實施,立足特有的資源稟賦、區位特點,因地制宜加快推動孤山景區的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增強孤山集鎮吸引力;高質量深化美麗鄉村建設,串珠成鏈、連片成景,積極探索“一村一品”觀光農業、十圩港東側休閑農業、“萬頃良田”現代農業的“孤山途徑”,提升鄉村美譽度;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按照“產城融合、區鎮一體、高點定位”原則,改善提升整個區域內的基礎設施和亮化、美化、綠化和生態化,大力提升鎮村的品質,爭取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努力實現城北片區內“三縱三橫”的路暢通、“十港八灣”的水暢流、“社區村莊”的民暢享以及“山水景觀”的人暢游。
打通服務群眾
“最后一米”
“以前,我一下網格,可能社區電話就來了,居民有事需要我上門;在社區辦公的時候,網格里有了新情況,我可能會兩頭都顧不上?!本赋墙值狼斑M社區的網格員劉盼說,今年街道全面推行“全科社工”模式,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這樣的困擾也隨之解決。
今年以來,靖城街道組織22個城市社區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睦鄰”服務平臺,全面推行“全科社工”服務模式,通過“全科前臺+專職后臺+網格社工”,進一步提升社區服務工作效能,將社區工作人員從傳統的前臺窗口服務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精力、人力下沉到網格中去,面對面服務居民、處理問題、提供服務,切實滿足居民群眾多元化、個性化需求,不斷提高服務居民的精準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