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績喜人!2020全年新簽約、新開工5億元(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46個、18個
- 資訊類型:熱點關注 / 發布時間:2021-01-04 / 瀏覽:5681 次 /
- 2021-01-04 更新 投訴舉報
全年GDP、財政收入、實際利用外資,預計均創近十年新高;全年新簽約、新開工5億元(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46個、18個,同樣均寫下近年來新紀錄。2020收官之際,來自靖江的好消息接二連三。
挾此之勢,靖江今年在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縣排名第22位、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21位,雙雙實現新的躍升。同時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并成為中國城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十大范例城市。
靖江,曾經的“蘇中蘇北第一市”,在蘇南城市的“八仙桌”旁也有過席位,但近年來,項目建設成為靖江發展的短板。“我們不能做‘沒落的貴族’,要重新回到‘八仙桌’旁。”靖江市委書記張長平說,“發展是第一要務,靖江經濟發展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也擁有很好的區位優勢。我們要點燃干事創業的激情,迎難而上,負重奮進,以苦干實干找回原有位置!”
項目建設就是生產力 “規定動作”拿“優”,“自選動作”出彩
2020年8月8日,正值酷暑,靖江卻開了一個讓人“出冷汗”的會。
“面對千帆競發的區域競爭,我們是不是還在盲目樂觀?面對時不我待的戰略機遇,我們是不是還在按部就班?面對項目招引的激烈拼搶,我們是不是還在坐等商機?面對亟待優化的營商環境,我們是不是還在麻木不仁?面對勇于擔當的時代使命,我們是不是還在消極應對?”
在當日召開的靖江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上,履新不久的張長平犀利發出精氣神“靈魂五拷問”,直言“我們已經落后,卻還集體無意識地無動于衷”,指出“靖江新一輪加快發展的關鍵,在于解決思想觀念‘高水平原地踏步’這一根本性問題。”
旋即,用一個月的時間,靖江全市上下開展了以“爭當排頭兵,靖江怎么干”為主題的思想解放大討論,各級領導干部從自身檢視,全面剖析,深刻警醒。
思想統一后,靖江的高質量發展“大棋”,首先“落子”項目攻堅與營商環境。
“項目建設就是生產力。”在張長平看來,狠抓項目攻堅,不僅能夠提升高質量發展源動力,更能激發起靖江上下實干大干的精氣神。
靖江的“戰法”,是從園區改革與機制創新“切入”,旨在以改革創新促進“三比一提升”,以“三比一提升”體現改革創新成效。
園區是項目建設“主陣地”。作為泰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一項工作重點,園區深化改革是靖江的“必答題”。靖江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以刀刃向內的決心、舍我其誰的擔當,以園區的硬改革推動園區的大發展,確保園區改出活力、改出效率、改出經濟發展新動力。
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家級開發區,目前,其改革已實現機構設置整合、相關職能劃轉、國有公司組建、人員崗位調整、薪酬體系設計“五個到位”。園區內設部門由原10個減至“7+1”個,園區總人數減少了20%,招商局專業招商人員增加了52%。同時,各辦局優秀精干人員優先向項目建設一線選配,一個全員齊參與的“大招商”格局已經構建。
不僅“規定動作”要拿“優”,為推動項目攻堅取得實效,靖江還通過機制創新,在“自選動作”上出彩。
9月10日出爐的《靖江市“飛地企業(項目)”發展實施辦法》,是一個好例子。
這一新政對市內整體搬遷企業(項目)、一廠多區企業(項目)、新招引市外“飛地企業(項目)”,詳細明確了財力分享、屬地管理和工作協調機制。其中,新招引市外“飛地企業(項目)”產生的稅收地方實際留成,竣工投產后3年內全額歸“飛出地”,第4至13年由“飛出地”與“飛入地”原則上五五分成;第14年起則全額歸于“飛入地”。“我們以產業和空間布局規劃為引領,將不宜在‘飛出地’發展的企業或項目,落戶到‘飛入地’。”靖江市相關負責人說,這樣一來,能夠有效統籌謀劃開發園區、鎮域產業空間布局,更加理順現代產業發展體系,同時更能打破要素資源“天花板”,整合融合整個靖江的發展資源,最終實現資源的優勢互補與最大化利用。
更重要的是,隨著一個又一個實招,廣大干部勇于創新敢于爭先的精氣神被徹底激發出來。靖江這盆“溫吞水”持續加溫,活力指數不斷攀升。
有個細節頗能看出變化:過去靖江干部很少外出招商,現在大家都“跑起來”“動起來”了,請假出去招商的多了不少。
靖江項目“聚寶盆”的“磁力”開始悄然恢復。據統計,僅上海北京深圳三次招商活動,該市即簽約56個產業項目,總投資390億元,其中5億元(3000萬美元)以上重大項目24個。
在近日的全市項目觀摩活動中,靖江大規模集成電路設備關鍵零部件、航空航天零部件五軸加工中心、核電高分子材料等高層次項目精彩亮相,無不令人“驚艷”。
“尤其是下半年,凱飛民用航空結構件、香港匯林汽車循環經濟智造、科力博智能控制器生產制造、恒德力特種設備壓力容器生產、未來城商業街及配套設施建設等一批5億元(3000萬美元)以上的重大項目成功簽約,產業集聚度進一步提升。”靖江市投資促進中心副主任方圓介紹,“目前,我們在手洽談的億元以上項目為79個,項目攻堅取得初步成果。”
營商環境就是競爭力 政策舉措實打實,直點項目建設“麻筋”
于項目“種子”而言,營商環境即為“土壤”。有“溫度”的營商環境,才能為投資者營造一方樂土,促進項目“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有次開會,我碰到沭陽縣委書記,得知靖江有不少企業在那里投資。”張長平坦言,同時還獲悉周邊縣市好幾個鄉鎮都成立了靖江商會,靖江營商環境排名從2018年的全省第9斷崖式下滑到2019年的第39名。“這讓我很受刺激,也由此更加意識到靖江與兄弟縣市在招商投入和營商環境方面的差距。”
“營商環境就是競爭力!”8月25日,靖江市召開項目攻堅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張長平要求,把抓項目優環境作為該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爭先進位的有力武器,作為檢驗作風的考場舞臺,用更多艱辛和汗水,創造更優的服務和環境,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
與上述要求相呼應的是,此次大會實打實出臺了《營商環境十條》《中介機構六個一律》等政策文件,進一步明晰招商引資和營商環境優化“路線圖”。
《營商環境十條》甫一露面,即激起熱烈反響。其內容包括優化土地出讓方式、簡化項目審批環節、提速不動產登記、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舉措;對重大項目探索“拿地即開工”模式,推廣項目用地“標準化”出讓,建立“一事一議”供地機制;加快打造網上集成辦件平臺,打通條線縱向之間、部門橫向之間的數據關卡,盡快實現大數據信息互聯互通,全面消除“二次錄入”現象等,均直點項目建設中的“麻筋”。
最讓廣大企業驚喜的是,這一文件直接寫明審批提速總目標為“1230”。“1”就是企業開辦最多1天,“2”就是不動產登記最多2天,“3”就是拿到施工許可證最多30天,“0”就是除涉及重大安全生產和突出環保問題外,對企業輕微違法行為零處罰。
同樣,《中介機構六個一律》也在企業圈飛快“刷屏”。其劍指中介服務環節多、耗時長、收費亂、壟斷性強等頑癥,由紀委參與整治亂象,有力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行為,為企業營造一方晴空。
而針對重大項目、重點企業,靖江還專門“開小灶”,構建了“一對一”服務專員制度,將營商環境考核結果納入年度機關績效考評。對涉及營商環境的投訴,由紀委監委、效能辦牽頭核查處理。同時,綜合用好有獎舉報、專家暗訪、記者采訪等多種形式,把服務不到位、政策不落實、企業不滿意的負面典型案例定期向社會公布。
鮮為人知的是,靖江還新設置了一條“硬杠杠”:政府部門不能以對企業的罰沒收入作為業績,哪個部門罰沒收入高了,市政府就會處罰哪個部門。
“我們已開啟企業開辦便利化2.0版,實現了‘一站通辦’‘全程網辦’‘多點可辦’‘免費快辦’。”靖江市行政審批局市場準入科科長范珺介紹,“現在只要在靖江開辦企業,最快半天就可辦完全流程,最晚也不會超過1天。”
“靖式打法”顯山露水 規上企業數猛升97.8%,新開工5億元以上項目數大增350%
隨著一系列“組合重拳”出擊,給力的“靖式打法”逐漸顯山露水。不過,在靖江市委市政府看來,營商環境好不好,還要由企業和群眾說了算。
前不久,江蘇昇利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到靖江市政務服務中心生態環境局窗口申請辦理建設項目環評審批。不到半天,企業就拿到了環評審批意見,創下靖江環評審批最快紀錄。
靖江先鋒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工業項目竣工驗收,按規定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但住建、自然資源規劃、消防、綠化等多部門通力合作,僅用7個工作日就辦好了相關手續。公司生產運營總監管明月很感慨:“我們瞄準芯片設備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目標加快實施產業化,公司早一天通過竣工驗收,就能多一天創造效益,也就能為我國芯片產業多作一分貢獻。”
江蘇沙龍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沒有想到,他們的新項目僅用一個月左右就實現了土地掛牌出讓到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動產權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圖審查合格證“五證齊發”。市民邵勇也很意外,自己提交完開辦企業所需材料僅僅半天,就拿到了公司營業執照和公章。“沒想到這么快,省時省心省力!”邵勇十分開心。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堵點”也正逐步“疏通”。靖江今年成立了全省第一個首貸中心,致力于“首貸破冰 護航小微”。“成立時間雖不長,但已為800多家小微企業送去了7.35億元資金‘活水’,還將為更多小微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靖江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地方金融監管科科長韓柯介紹。
眼下的靖江,冷冽空氣中,干事創業的熱度正在迅速升溫。據靖江市統計局最新統計,截至12月25日,今年靖江(本級)新增規上企業275家,同比猛升97.8%,其中工業企業新增93家。
與此同時,2020年,靖江全市預計完成新簽約億元(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73個,同比增加18個;總投資627億元,同比上升53.2%。其中,1000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16個,同比增加6個。經泰州核查認定的新開工5億元(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8個,計劃總投資116.8億元。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個數同比大增350%。
“我國正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為泰州改革開放的‘橋頭堡’,靖江新一輪加快發展的關鍵,在于以最大努力、最實舉措、最強擔當,抓項目優環境。”張長平語氣篤定地說,靖江將以項目攻堅和優化營商環境的實際成效,奮力躋身全省高質量發展第一方陣,奮起爭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先行市,為泰州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靖江支撐”。
來源:靖江網 版權歸原作者 若有侵權 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