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號是靖江市刀魚開捕首日,受連年低產的影響,今年靖江市漁民“謹慎”出港,過半漁船靠岸停泊,全市江刀產量僅有約2斤。
3月1日上午1時許,靖江市夏仕港港口,市漁業公司五分公司漁民龔福祥與妻子駕船起航。一個多小時以后,漁船來到位于江陰大橋西面的副航道位置的長江江段,也是龔福祥多年耕耘的一個江刀漁場。大約7點,龔福祥下令起網,船上4人合力拉網。
白色的絲網慢慢抽出水面,龔福祥的表情異常嚴肅,他知道,倘若顆粒無收,這一次出港他要損失好幾百元。

“有了!有了!快看!好大一條,像有四兩重!”妻子興奮的大嗓門讓龔福祥終于露出了笑臉。這條重4.1兩的刀魚,是長江刀魚開捕首日我市出水的規格最大的刀魚。
1日上午10點,“刀魚王”一上岸就被魚販以3800/斤的價格收走。當天,與龔福祥同樣幸運的還有四分公司漁民夏春兵、潘國圓,昨天從我市夏仕港出港的10余名漁民,僅有他們3人未空手而歸。
據了解,開捕首日靖江市刀魚產量僅2斤左右,規格多以2兩為主。在老漁民沈興榮看來,今年刀魚產量是否小年,此時下定論還為時過早。他解釋說,漁諺有“春潮迷霧出刀魚”的說法,長江靖江段的漁汛一般從立春后一個多月開始,溫度高、天氣晴朗,江刀產量就相對較高。目前江水水位偏高,漁汛尚未形成,刀魚產量還很難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