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名牌師范大學畢業,意大利留學“海歸”,在法院從事法警工作,還投資經營了一家咖啡廳……這樣的“身價標簽”足以吸引那些不諳世事的適婚女性,憑著這樣的噱頭,一男子騙財騙色,最終將自己送進了看守所。
刑滿出獄受歧視
嚴曉軍(化名),四年前從師范大學畢業后,父母竭盡全力額幫他在本地的一所中學找了份實習老師的工作。本應該傾其所有教書育人,為自己的將來努力打拼。然而,從小嬌生慣養的他,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悠閑日子,哪里受得了當老師那份苦,工作了三個月,便和班主任因一些教學方法的小問題發生爭執,一氣之下甩手而去。眼看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沒有一份固定工作怎么行?在父母的再三勸說下,嚴曉軍到造船廠當了一名普通工人。拿著微薄的工資,卻又癡迷酒綠燈紅的奢靡生活,捉襟見肘的他想到了一條生財之道:“偷”。只可惜術有專攻,他道行太淺,剛入“盜門”,便被抓獲,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2015年年底,刑滿釋放的嚴曉軍回到家里,發現以前關系不錯的鄰居、朋友都刻意地疏遠他,找工作時,招工單位一聽被判過刑都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父母幫他張羅了好幾門親事,可對方一聽說嚴曉軍手腳不老實,都一一回絕了,嚴曉軍感到了從所謂有的失落和憋屈。
杜撰身份成名流
為了改變這種窘迫的處境,也為了讓別人對他刮目相看,嚴曉軍離開了熟悉自己的“朋友圈”,開始杜撰身份,自稱自己是國內名牌師范學院畢業,后赴意大利留學,現在市法院工作,是一名法警。身份有了,還要有顯赫的家境,他自稱其父親是某知名房產公司的副總,母親則在某銀行當主任,舅舅是國企高管”,自己也投資經營著一家咖啡廳。如此年輕的年齡,如此顯赫的家境,在靖江這個縣級市小城里,無疑是萬里挑一的。自從有了杜撰的身份做噱頭,嚴曉軍開始堂而皇之地出入容湖玫號等高檔消費場所,為了搞到錢,他把手伸向了父母的拆遷款,過上了揮金如土的生活,漸漸地,嚴曉軍被當地一些混跡于高檔場所的“富二代”所熟識,都眾人稱為“嚴大少爺”。
東窗事發現原形
正當嚴曉軍沉浸在自己“高明”的騙術中沾沾自喜的時候,另一個“女朋友”田某的父親瞧出了端倪,2016年7月的一天,嚴曉軍以田某男朋友的身份去見了田某的父母,田某的父親詢問了嚴曉軍的家庭和工作情況,田某的父親覺得自己的女兒無論是哪一點都和嚴曉軍的優越的家境和條件配不上,覺得嚴曉軍“優秀”的有點“離譜”,如此條件的男孩怎么會瞧上自己其貌不揚,家境又很一般的女兒,帶著這份懷疑,田某的父親通過關系,找到了一位在法院工作的朋友,一打聽,田某的父親著實嚇了一跳,法院根本就沒有一個叫嚴曉軍的法警,再一打聽所謂的咖啡廳服務員都稱嚴曉軍為嚴總,只不過是他經常到咖啡廳去消費,跟服務員要求帶客人來以后要稱他為嚴總,幫他撐撐場面的客套話。
直至案發,嚴曉軍先后以談戀愛、處朋友、合伙做生意為由,騙財騙色,騙取受害人張某、宋某、李某等8名女子,涉案金額十余萬元,可謂是收獲頗豐。
鋃鐺入獄恨已晚
田某的父親報警后,靖江市公安局濱江新區派出所的辦案民警經過縝密偵查,在大量走訪調查的基礎上,嚴曉軍相關詐騙的手段、經過、真實身份、涉案的人員、詐騙金額等漸漸浮出水面,讓民警不解的是,8名受害人中,有7人在知道被騙后,依然選擇的了沉默,導致嚴曉軍在屢屢得手后,變得更加猖狂和肆無忌憚,2016年7月底,辦案民警在嚴曉軍典租地將其抓獲,經過審訊,嚴曉軍坦言交代了自己的詐騙的經過,一年奪來,他利用女生的虛榮心,故意杜撰自己的身份,抬高、標榜自己玩弄適齡女孩,為了滿足自己扮演高富帥身份所需的開支,他以發放員工工資,資金周轉出現暫時困難等理由,從受害女孩手中騙取錢財,供其揮霍和消費。目前,嚴曉軍已被靖江市檢察院批準逮捕。(閑話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