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靖江港實現了逆勢上漲。據統計,今年1~6月份,靖江港貨物吞吐量達5007.6萬噸,同比增長8.5%。這是靖江港開港以來,上半年吞吐量首次超過5000萬噸。
今年,國際國內經濟持續“低溫”,油品、煤炭等產業呈現弱勢盤整格局,港航業發展進入“減速提質”的新常態,長江沿線不少港口的船舶靠泊艘次及吞吐量均出現下降。靖江港主營木材、煤炭、礦石等大宗散貨,受影響明顯。福北航道通暢情況也出現反復,重載船舶仍需繞道福南水道,也成為困擾靖江港航企業的現實問題。據泰州靖江海事處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靖江港進出內貿船舶、外貿船舶達34355艘次和858艘次,同比分別下降7.7%和5.9%。
雖然船舶進出艘次出現了下降,但靖江港的貨物吞吐量還是實現了逆勢上漲,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得益于重載船舶的增多。盡管福北水道不夠穩定,但在海事、航道、引航等多部門的努力下,長江沿線太和港務至龍威港務段的進港船舶最大吃水提高到了10.8米。該段是我市的“白金岸線”,已建成萬噸級以上泊位近20個,是港口吞吐量的重要產出區。據統計,上半年進出靖江港航行受限制船舶總計477艘次,同比增長22.94%,船舶大型化趨勢愈發明顯,對港口吞吐量的帶動作用愈發顯著。
吞吐量的增長,還得益于岸線腹地的聯動發展。依托木材產業園的建設,今年上半年,盈利港務進口木材達到152萬方,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并開拓新木種,首次進口了松原木,直接供給木材產業園企業;依托國信電廠的投運,電煤需求量大增,為電廠服務的國信秦港港務半年電煤吞吐量接近300萬噸,成為今年靖江港最大的增長點;依托進境糧食指定口岸的創建,今年我市外貿糧食實現了新突破,在去年進口木薯干的基礎上,今年6月21日,首船進口玉米到港,進一步豐富了外貿糧食種類。
面對大宗散貨“疲軟”的現狀及沿江碼頭環境整治對煤炭的限制,我市碼頭企業走多元化發展路徑,新華港務調整產品結構,進口附加值較高的銅精礦,龍威港務在發展糧油的同時,到港進口木片、棕櫚仁粕等貨物均出現了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