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主要是重點任務,包括空間格局、產業發展與布局、重點園區集聚區建設、城鄉發展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六章。
1、空間格局。落實國家、省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按照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理念,從提升中心集聚與輻射功能,推動沿江腹地聯動、融入蘇南、對接沿海的戰略需求出發,統籌謀劃泰州空間格局。一是構建“一主、一帶、四軸、三片”的總體空間開發格局。“一主”指泰州中心城區。“一帶”指臨江港產城一體發展帶,突破行政區劃,按照一體化的要求建設高港、泰興西部臨江、靖江中部臨江以及虹(橋)新(橋)、新港“三主兩輔”五個綜合發展區。“四軸”包括南北向的沿寧靖鹽發展軸、沿興泰發展軸和東西向的沿如泰發展軸、沿興東發展軸,是沿江帶動腹地并與區外聯系的重要軸線。“三片”包括沿江高沙土發展片、里下河南部發展片、里下河北部發展片。二是構建“一主三副四小四重點多點”的城鎮體系。“一主”指泰州中心城區,“三副”指泰興城區、靖江城區、興化城區,“四小”指虹橋-新橋、新港、黃橋、戴南-張郭四個小城市,“四重點”指溱潼、安豐、周莊和戴窯四個重點鎮,“多點”指其他鄉鎮要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和農業、生態、文化等特色功能,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競爭力的鄉鎮品牌,打造一批城郊農業型、生態休閑型、文化旅游型、商貿物流型特色鄉鎮。三是產業格局。包括構建“一帶兩區”為主的制造業格局、“一核兩區一帶”為主的服務業格局和“四大片區”為主的農業格局。四是構建“兩橫兩縱四片”的生態格局。“兩橫”指長江和新通揚運河水生態走廊,“兩縱”指引江河-南官河和鹽靖河-龍汊港-寧靖鹽高速公路生態廊道,“四片”指生祠-虹橋農業生態片、宣堡-黃橋農業生態片、溱湖濕地生態片和蜈蚣湖群生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