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1年1-5月北京市商品房銷售面積451.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6%。其中,住宅銷售面積312.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9.8%。與此同時,北京市土地出讓收入急劇減少。
根據世聯地產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以來,上海已有37個樓盤連續兩個月“零成交”。其中,單價4萬元“零成交”樓盤達14個。
盡管一線城市樓市暫時蟄伏,但二三線城市樓市的變化值得關注。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在70個大中城市中,5月房價環比漲幅超過0.5%的城市有6個。其中,宜昌、韶關等城市環比上漲達到了0.6%。在穩住一線城市房價的同時,仍應注意對二三線城市房價漲幅的調控。
中房信分析師薛建雄認為,在國家產業結構轉型,大量產業向二三線城市轉移的情況下,一些炒樓資金會流向這類城市,這些城市的核心地段或新城工業區房價漲幅可能會跑贏GDP。
業內人士認為,信貸緊縮已讓開發商感到生存的艱難,很多開發商不得不高息向民間融資求得生存,很少有拿地的計劃。
同時,個別城市限購政策落實也存在問題,中介公司甚至聲稱可以輕而易舉幫助客戶搞定社保、納稅證明。有的城市通過降低落戶門檻的方式來規避外地人購房的限制。
上半年樓市焦灼,購房者觀望房價是否會跌,開發商也在觀望這輪調控會否轉松。住建部多位官員在不同場合透露房地產調控繼續從嚴的消息,下半年房地產調控不會放松,抱有僥幸心理的開發商要做好過冬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