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火災,地處上海市靜安區膠州路的這棟教師公寓樓被“燒穿”,這場大火造成53人遇難。痛定思痛,災難告訴了我們什么?
報道說,水槍只能噴到八九層樓高,10層以上樓層無法施救,消防云梯難以達到20層以上。上海火災樓是28層的樓房,如果每層的高度為3米,最高層也就是90米,可目前上海只擁有一輛90米云梯車,大樓立體燃燒,這輛云梯車也只能封住一個方向的火勢。如果上海同時兩處發生高層火災,另外一處顯然就沒有云梯車相救。這次救火不能說不重視,幾乎上海最好的消設施都用上了,除了唯一的一輛90米云梯車外,此外還有32米、50米等各種類型的大小曲臂高噴車,警用直升機也參與了此次救援,但傷亡人數仍然觸目驚心。
也就是說,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20層以上的高樓發生火災,火勢都難以控制,至于那些消防設施遠比不上上海的中小城市,就更加成問題。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防火所所長李引擎說,90多米高的消防救援設備,這已是中國最好的,很昂貴,一般城市配不起。而常規云梯車的救火高度也就是四五十米。上海市消防局司令部副參謀長楊云舟也說,高度上的差距是一個難以繞過的問題。目前最先進的云梯車高度達100米左右,而上海1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筑超過400幢,撲救心有余而力不足。
當我們形容城市高層樓房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時,我們是否想到身處這些高樓將如何防火逃生,當地的消防設施能不能施救到位?的確如網友所說的,上海高樓的這場大火,不只是居于這所高樓中的人們的傷痛,它更是我們這個高樓時代的傷痛。在城市土地越來越少、寸地寸金的今天,向空中發展是時代的一個方向。尤其對于開發商來說,樓建得越高利潤就越大,但問題是高樓越高,消防難度也越大。專家早就告誡過,高層建筑一般存在火勢蔓延快、人員疏散困難、火災撲救難度大等弱點。高層建筑的樓梯間、電梯井、管道井、電纜井、風道、排氣道等豎向井道,發生火災后,井道就像一座高聳的煙囪,成為火勢迅速蔓延的通道。據測定,火災中,一座高度為100米的高層建筑,在無阻擋的情況下,煙火順豎向井道擴散至頂層只需要30秒,整幢建筑瞬間即可成為“立體火場”。
人們不禁要問,既然城市的消防設施無法與高樓匹配,不能給市民生命安全保證,規劃部門又為何要審批建那么高的高樓?難道規劃就只考慮GDP和城市的華麗,而不考慮救火的設施能不能施救到位?